欢迎访问上海沪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网站!
 手机:13701933845
技术文章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 > 多功能酶标仪:核心技术原理与检测模式全景解析

    多功能酶标仪:核心技术原理与检测模式全景解析

    点击次数:85 更新时间:2025-11-05
     
      多功能酶标仪作为现代实验室的核心分析工具,通过集成多种光学检测技术,实现了对生物分子、细胞活性及化学物质的精准定量与定性分析。其核心技术原理基于朗伯-比尔定律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制,结合高精度光路设计与多模式检测模块,构建了覆盖紫外-可见吸收、荧光、化学发光及时间分辨荧光的全场景检测体系。
      核心技术原理
      光吸收检测:采用氙灯或LED光源,经单色器分光后形成特定波长单色光,穿透微孔板中的样品。通过光电二极管检测透射光强度,结合朗伯-比尔定律(A=εcl)计算样品浓度,适用于核酸、蛋白质的定量分析。
      荧光检测:利用激发光栅分光技术,通过特定波长光激发荧光标记物(如FITC、GFP),检测其发射荧光强度。核心创新点在于四光栅光路设计,支持激发/发射波长独立调节,最小斯托克位移达18nm,可有效分离背景噪声。
      化学发光检测:基于酶促反应或化学反应产生的光信号,无需外部激发光源。通过暗电流光子计数级光电倍增管(PMT)检测辉光/闪光型发光反应,动态范围≥7个数量级,适用于ATP检测、双报告基因分析等超微量分析场景。
      检测模式创新
      时间分辨荧光(TRF):采用镧系元素(如铕、铽)作为标记物,利用其毫秒级荧光寿命特性,通过时间延迟检测消除背景干扰,信噪比提升10倍以上,广泛应用于激素检测与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分析。
    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:通过供体-受体荧光分子间距变化实现能量转移检测,结合TRF技术形成TR-FRET模式,供体激发后受体发射长波长荧光,适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、受体配体结合研究。
      细胞成像集成:创新性地融合斜照明光路与CCD成像技术,通过LED光源与激光自动聚焦,实现无标记细胞计数、荧光标记细胞形态分析。相较于传统酶标仪,数据维度扩展至样品面积、孔覆盖率等参数,支持高内涵筛选需求。
      技术突破方向
      当前研发重点聚焦于动态范围自动选择、多气体控制活细胞检测模块及AI驱动的数据分析算法。例如,通过SkanIt软件实现检测参数智能优化,可根据孔内信号强度自动切换PMT增益,确保批间检测CV值<1%。未来,随着量子点标记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融合,多功能酶标仪有望实现单分子水平检测,为精准医疗与合成生物学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。
产品分类点击展开+
PRODUCTS
联系方式 在线咨询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21-67602108

扫一扫,关注我们